student-849828_1280

內向外向大不同

職場是戰場、是關係到吃我家牛排還是茹絲葵、開國產車還是進口車的修羅場。這個修羅場上的標準倒也不難看出來,大家喜歡個性陽光、妙語如珠的同事/下屬,他們容易跟大家打成一片,容易被委以重任;而個性安靜沉穩、話不多的人,大部分只能擔任內勤,好運一點有專業能力的可以擔任專業技術職,不然選項大部分都是行政工作(無論當事人是否喜歡或擅長)。

職場上當然兩類人都有,外向者喜歡熱鬧、動作快、可以很快下決定、願意冒險、追求刺激或快感、喜歡主導、不怕衝突但不喜歡獨處;內向者深思熟慮、只能接受小量刺激、謹慎、喜歡聆聽、迴避衝突但喜歡獨處。在《偏執的勇氣》一書中,前雅虎執行長瑪莉莎•梅爾(Marissa Mayer)小時候的鋼琴老師形容她的不同:很多那個年紀的孩子只對自己有興趣,瑪莉莎卻經常觀察別人。高中時,她覺得站在講台上對同學講話比較自在,在團體中擔任領導者;大學時,同學形容她永遠都在做正事,而且沒興趣社交。瑪莉莎•梅爾是標準的內向者,我們的角色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她比我聰明又漂亮五萬倍。我們是觀察者、領導者、全心投入正事的人。這些角色,一直到進入職場多年,仍然是我身分的一部分。(除了領導者之外,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懂為什麼以前會被選當班長)

不管是學校還是職場,最常聽到的評語就是「很乖/很懂事/很成熟/做事很有效率(前面的讚美通常不是重點),但是太安靜了」。跟這樣的路線完全相反,我的職涯一直都跟行銷相關,行銷的商品對象有人、有觀念、有專案、甚至是整個國家。內向的我必須站出去建立關係、站在明顯的地方讓自己被看到、被人家喜歡…每一樣都跟我的個性相反。

我熟悉台北各大飯店的洗手間位置,因為那是我出席社交場合時必須去喘息的地方;只要有重要會議或活動,我一定會緊張至少三天三夜,會被記錄下來的錄影/錄音/訪問,會焦慮更久;開會時被老闆點到問問題,不管多熟悉答案,腦中會瞬間呈現空白,然後總是在兩天後才想出來那個問題要怎麼回答最完美。大家說我們「想太多」、「神經小條」、「反應慢」、「害羞」、「無法團隊合作」,但事實上內向者只是補充能量的方法不同,內向者需要獨處來恢復精力,不像外向者是用外在刺激來取得能量。我看過講話像機關槍的內向者、舌燦蓮花的內向者、還有似乎有用不完活力的內向者;但到頭來,他們在一天工作結束後,都只想穿著睡衣在家裡看電視或看書。

內向外向個性差異造就的特徵

朵拉和奈森是年齡相近的姊弟,有類似的基因、在同樣的生活環境下長大,但個性從小就截然不同。奈森是個個性活潑的男孩,在任何遊戲場所中總是衝進衝出、和不同的人很快打成一片;朵拉就顯得內斂許多,當弟弟在遊樂場中間嗨翻時,她在旁邊的沙坑一個人怡然自得。但玩沙的同時,她不時注意弟弟的位置,確保他在自己視線範圍內。因為媽媽有交代,朵拉總是注意時間,在規定的回家時間前把弟弟叫回來,把兩人的東西和服裝整理好之後,帶著弟弟準時回到家。長大以後,他們依然這樣分工,奈森負責所有會讓朵拉害羞的事情,包括炒熱家族聚會的氣氛、發起社交活動、跟店家確認規格討價還價、還有跟鄰居打招呼;而朵拉則會確保每件事情完美完成,譬如家族聚會的餐廳、菜單、坐的位置、賓客的交通方式等,那些奈森起個頭就飄走的事情,朵拉總是安靜的處理完。

從前篇的測驗題目、還有朵拉和奈森這對姊弟的故事,或許你已經可以發現內向者和外向者的一些明顯特質差異:

內向外向
從獨處獲得能量從與其他人相處而獲得能量
避免成為焦點喜歡成為焦點
思考周全後再行動邊行動邊思考
注重隱私,只與少數人分享個人訊息比較容易了解;會較自由地分享個人訊息
聽多於講講多於聽
不太需要外在刺激容易覺得無聊,需要外在刺激
花時間思考周全之後才做出回覆,喜歡較慢的步調快速回覆,喜歡較快的步調
注重深度勝於廣度注重廣度勝於深度
容易受干擾容易分心
偏好書面溝通偏好口頭溝通
喜歡、擅長獨立作業喜歡在團隊中與他人合作
表達方式謹慎、字斟句酌很快說出自己的感覺、表達具渲染力與戲劇效果
重視細節喜歡不複雜、容易取得的資訊
即使在漫長而複雜的決策過程中,較容易保持專注對漫長而複雜的決策過程容易感到疲憊、失去耐心

參考資料:Pau D. Tieger, Barbara Barron, Kelly Tieger著作”Do What You Are”、Doris Martin著作 “內向者的成功密碼”、Laurie Helgoe著作”Introvert Power”、Silvia Lohken著作 “內向者的優勢”。

其實內向特質在職場上、生活中到處可見:

  • 喜歡早半小時到公司、或晚半小時離開辦公室,因為那時候「比較安靜,才能好好做事」。
  • 在部落格、臉書上的文筆幽默詼諧,但到了網聚或作家見面會時,卻喜歡安靜在角落、微笑著聽別人講話,甚至在大家不注意時就提早溜走了。
  • 企劃書邏輯清楚、架構完整、旁徵博引,跟會議上被突然點到作答時那個不知所措的樣子判若兩人。
  • 上台簡報時虎虎生風、獲得全場激賞,但被公開讚賞時卻完全講不出話,像是想刻意否認自己的能力一樣。
  • 在短時間內要審視近百頁的合約時,依然可以找到最細微的錯誤。
  • 下班後,比起跟同事一起聚餐、唱歌、喝兩杯,更喜歡窩在家裡安靜地喝茶、看書充電。
  • 帶著小朋友去公園玩時,跟其他父母聊天分享育兒經的時間遠遠少於自己在旁邊看書的時間。
  • 在社區住了十幾年,認識的卻只有一、兩個鄰居;而所謂認識,也只是倒垃圾碰到時會打招呼而已。

有人覺得內向是天生的、也有人堅信內向可以改變。從科學的觀點來看,目前說法不一,但比較普遍的認知是- 先天和後天各有影響。黛博拉強生(Debra Johnson)博士在美國神經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發表她的研究,研究用正子斷層掃描觀察內向者和外向者的腦在面對刺激時的傳導和反應。強生博士發現比起外向者,內向者在面對刺激時(譬如被要求回答問題),有較多的血液流向大腦(表示大腦活動較活躍),而且較多血液流往掌管內在、回憶、問題解決、計畫的部分,而這些是較長、較複雜的血流路徑。意思就是說,內向者跟外向者的大腦天生就是不一樣;另外再加上神經傳導物質(對多巴胺與乙醯膽鹼的敏感與需求程度)、大腦神經傳導路徑(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哪個較佔優勢)、自主神經中樞的機能分析等等,神經分析博士瑪蒂蘭妮在她的著作【內向心理學】中結論是:每個人都有內向/外向兩種體系同時運作,差別只是在哪個體系較占優勢、較常使用而已。

而後天因素,包括成長環境、社會期待、受教育的方式、家庭與職業的需求等等,也可能將一個人訓練成更傾向內向/外向。朵莉絲梅爾丁博士在【內向者的成功密碼】一書中說到:生理和心理因素交互作用非常複雜;如果35歲的你是內向者,沒有人可以明確告訴你是一生出來就這樣,還是過去35年的生活經驗將你塑造成這樣(或兩者都有)。但可以確定的是「有些人的基因具有內向特質,但內向者的成因並不只是因為基因」。

以外顯的特質來說,內向者的特徵包括:

  • 需要較多時間思考、說話時停頓較長(將新資訊於過去經驗、情感記憶反覆比較)、輕聲細語
  • 講話時眼神交流不多(專注於找尋正確的詞彙與表達方式)、傾聽時眼神交流多(吸取資訊)
  • 凡事喜歡預做準備
  • 專注、重視細節
  • 記憶力很好,但需要較長時間恢復記憶
  • 比起透過講解,透過書寫更能理清自己的想法
  • 擅於反省,有時甚至過度反省
  • 對長相較不敏感,容易記不住臉
  • 朋友數量較少,但交往程度較深
  • 在公眾場合和私底下的樣子不太一樣

這樣的特質,使內向者在職場上會有其特有的優勢及挑戰,我們將在下章說明。但請記住,即使是分類細緻、廣泛使用的 MBTI,也只把人分為16類,而人類的心理特質分類絕對不只16種樣子。本書中所說的內向或其特質,都是一種概述,無法百分之百套用在每個MBTI分類中I開頭的人身上。「因為我內向,所以我會___」、「因為我內向,所以我不能___」這種以偏概全的論述不僅危險,而且也會大大限縮了我們的可能性。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幫我內向者了解自己,進而找到在職場上發揮淋漓盡致的方法。

*文章出處:方舟文化